查看原文
其他

【小楼读诗】构思七绝的N种方式 ——刘雄七绝赏析(王金龙)

关注并转发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4-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构思七绝的N种方式——刘雄七绝赏析文/王金龙


我耳闻刘雄的诗名大概在十年前,但一直未曾谋面,近来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读其一组刘雄七绝精选,津津有味,不忍终卷。间记心得,竟成此篇。刘雄在绵阳一所大学教书,我在南阳一所大学教书,境遇感受大致相同,所以我特别能“懂”他的情思,但他能从庸常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出诗意来,却是令我歆羡不已的。下面我就随诗赏析,除了点明旨意、疏通词义外,着重探析他如何构思一首首清切灵通的七绝。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题《蜻蜓小憩图》不向美人头上立,偏从湖海浪中浮。点破碧波三万顷,老荷尖上暂悠悠。
这是题画诗。从诗中可想象出画面:蜻蜓立于湖上荷花尖上。但作者却写出动态,先“点破”,再“小憩”。把静止的画面化为一个动作描写,这是诗的长处。其构思的切入点,主要来自两首诗:一是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正因为美人头上有玉搔头(玉簪),蜻蜓才误认为是花朵而立在上头。刘雄的第一句正是反用此意而出之。一是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刘雄的第四句来自这一首,但改小荷为老荷,却见出不凡功力,因为此蜻蜓不是杨万里笔下那只柔弱的蜻蜓,而是敢于在湖海浪中展翅的斗士了,让它立于“老”荷之上岂不更加合适?


早 发生无根蒂住无方,车发渝州夜未央。拳曲厢中似行李,一般打叠到绵阳。
想必坐长途火车硬座过夜的旅客都有这样的感受吧,但把人比作行李,却是“人人心中所有笔下却无”的比喻。满车厢无可语者,夜长漫漫,枯卧无聊,这不就像无生命的行李一样吗?其构思的切入点正在于此自然生发的联想。第一句有力,如没有这一句,则表不出人生羁旅之深沉感慨。


偶 感九仞为山岂必成,世间事事费经营。已征远梦三千里,忽觉敲门剥啄声。
这首创作起因无非是在睡觉做梦时,被人敲门惊醒而已。但刘雄却能由此联想到做事业垂成之时被偶然事件打断的境况。诗的余味即来自于此。前面两句铺垫,亦必不可少。


补送老袁之京清秋好景正宜行,我向西湖君向京。莫问长安柴米价,如今最贱是书生。
借送别写出人生感慨,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送别朋友上北京,很容易想起老诗人顾况对未成名时的白居易说的话:“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却从反面构思:柴米贵,什么最贱呢?在作者看来,什么都不贱,只有书生最不值钱。“老袁”也是书生,恐怕也会认同吧?“莫问”二字,正是意思反转之处。


送无想斋离杭尊酒论文已恨迟,今年却赋送君诗。他时回首谁堪忆,春有樱花秋木犀。
尊通樽,用尊重之尊亦通。木犀即木樨,桂花也,为了押韵,故用犀。然而“迟”“诗”属四支韵,“犀”属八齐韵,古韵虽通押,然律绝出韵,终是小瑕疵。送别时想到他年回忆,正如李商隐写相思却想到聚首时再回忆分隔两地时情境。末句荡开,空灵蕴藉。


瑞广兄博士毕业自杭州赴无锡途中以诗见寄次韵奉和劝君此别任匆匆,吴越相望不异风。西蜀子云玄未就,经年饱食醋和葱①。按:① 陈简斋诗: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想必作者的朋友博士毕业之时,作者还未毕业。第一句点出送别之后,第二句写别后情景,后两句转写个人状况,妙处在用典的贴切,他把自己比作他的乡贤扬雄,把自己写博士论文比作扬雄草写《太玄经》。醋和葱,喻指酸辛也。因是奉和诗,三四句大概是对对方某问题的回答。


春节返家半月及归诸生所惠盆卉枝叶尽枯一瓢能活绛珠草,半月终枯涸辙鱼。惭愧护花虚夙志,江湖相忘胜相于。
绛珠草,因《红楼梦》用来喻指林黛玉命运而闻名天下。涸辙鱼,来自《庄子》,比喻困境中等待援助的人。江湖相忘一句同样来自《庄子》:“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表面意思无非是自己护花而花死倒不如不养花而花活,正如鱼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从这样的生活琐事生发诗意理趣,所谓小中见大,靠的是学养。诸葛亮曰:“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广学。”作诗的人岂能生吞活剥严羽“诗有别才”“诗有别趣”之说欤?


卧后见路灯甚明赁屋绵州岁月深,病慵醉梦总消沈。一灯替月悬窗牖,如警平生继晷心。
作者看到窗外的街灯,想到焚膏继晷这个成语,借以警惕自己。韩愈的《进学解》曰:“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晷即日影,膏即灯烛,这个成语形容读书夜以继日。因为前面有“总消沈”这样的铺垫,后两句转结,振起全篇,特有力。七绝本有以气势取胜者,如王昌龄《从军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类。


文君井池台午后寂无喧,恍忆山阴游沈园。同是情痴千古事,人生离合总难论。
因文君井联想到沈园,又自然想到卓文君和唐婉不同的人生命运。构思的方法正是比较异同。卓文君和唐婉都是痴情人,但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终成眷属,陆游却迫于母命最终和唐婉分离。以议论为诗,带出无穷感慨。


屋角蜘蛛昆虫不着腹先饥,空吐缚身无限丝。我与此蛛同一累,自将心网作羁縻。


作者看到屋角的蜘蛛,联想到自己。蜘蛛结网不曾网着昆虫,却缚住自身,自己空无所获,却同样被心网缚住。心网指什么?不必明说。质疑者或说:蜘蛛网怎么会缚住蜘蛛呢?我要说:作诗不是写科学论文,诗人兴会神到,往往从感受和形象出发,不必处处征实。诗之为诗,常有无理而妙之处。




偶 成鸟声破梦唤客起,还觅朝餐出北门。行过浓荫增凉意,错认苔斑作雨痕。
作者早上醒来出北门吃早餐,走过浓荫,倍觉凉快,看到青苔,于是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昨晚下雨了。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误会,但作者信手写来,情趣盎然。杨万里有诗《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我猜测《偶成》的构思是受杨万里这首诗的启发。都是从误会来写,都是从凉意着手,不过一个写早上,一个写晚上,一个正面写误会,一个反面写误会。


屋后山中芋荷料是前身水上莲,轻风吹过碧田田。移根却老荒山里,分得微阳亦偶然。
写山中芋荷,却想到了水中莲花。二者同属于荷花,但所处地势不同,命运也不同。作者末句的感叹,如李斯看到仓中鼠和厕中鼠的不同命运后的感叹一样。因为有思考,有感慨,所以笔下的芋荷就有了两层意思了。如果写物不能写出两层意思,就别再写诗了。苏轼的诗句“赋诗必此诗,见与儿童邻”,可参。


读《金石录后序》有感书淫钱癖孰高下,玩物同堪送此身。插架休夸三万卷,他年恐亦付烟尘。
晋朝的皇甫谧嗜读如命,人称书淫;晋朝的和峤颇喜聚敛,人称钱癖。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喜欢收藏,乱世之中不也流离失所吗?于是想到自己收藏的图书,不必向人夸富,恐怕他年也会灰飞烟灭啊。诗虽不言人世沧桑,沧桑却尽在其中。


除夕记万家爆竹正喧天,闭置萧斋总漠然。进德退耕无一是,只将旧恨入新年。
第一句从“热”处写,第二句从“冷”处写。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转,写出“冷”的原因,第四句顺流而下。作者的“旧恨”是一种进退失据的窘迫感,人人心中皆有,值此年关,回首往事,恐怕更加强烈。第一句第二句对比鲜明,第三句“进德”“退耕”典雅贴切,第四句“旧恨”“新年”亦隐然成一对比,不足之处是,题目“记”字赘余。


残春有感好春又作稻粱谋,慵病交侵但卧游。胜具胜情难两得,漫思白鸟立沧洲。
“稻粱谋”来自龚自珍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现已成熟语,“著述”之意自含其中,可谓贴切。“卧游”出自宗炳的《画山水序》,说老病时,不能出游,就把山水名胜画下来,挂在床边墙上,卧以游之。“胜具胜情”来自《世说新语》,说许询不仅有雅好山水之胜情,而且有健康的身体(胜具)助他游山玩水。这首诗先写自己忙于著述而慵病交侵,可谓只有胜情,但无胜具,所以只能“卧游”,只能“漫思”,“白鸟立沧州”,不仅写想象之景,也写隐逸之怀。


水晶二首 水阔山长欲到难,芳心密意此中传。当时恨不加珍护,尘箧重开一泫然。
此水晶或是定情之物,然而有情人未必成眷属,作者开箱看到当年信物,悔恨交加,竟至泪流。此等诗真情流露,不加修饰,自然感人。与前面作者靠深思得来的诗迥然不同。
拂拭还怜旧残缺,摩挲未改此澄明。将陈案上为清供,对此何殊便对卿。
前两句以对句来写,互文见意。作者旧情难忘,要将水晶供起来,末句语浅情深,令人玩味。忽然担忧他如何面对眼前人。


题瑶所插花韵胜花稀不入时,故成欹侧向墙枝。门外春风如隔世,冰心唯有净瓶知。
所插之花,花朵虽好,但凋零甚快,与门外的春风似乎格格不入。但作者却能在末句振起,所插之花的精神毕露无遗。原来它自具冰心,还不求人赏识呐。净瓶,在此成了插花绝好的衬托。末句虽来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然而情景各异,作者善于夺胎换骨也。


校园所见隔牗回溪镜面平,啅波时见下乌翎。菜花戢戢如行伍,检校新黄稍夺青。
啅,啄也。这首写来优游不迫。三四句情趣横生,自己如检阅菜花的将军一样,发现黄花渐盛,青叶渐被遮。唐朝王建有诗《赠人》:“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余处,骑马城西检校花。”此首意象恐脱胎于此。


新 晴书囊无底了无时,且趁春光去觅诗。灼灼初阳干宿潦,香樟木对绿杨枝。
这首让人想起白居易的《紫薇花》:“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但白居易着重写自己的空虚无聊,《新晴》却着重写春日新晴之后的勃勃生机。


王金龙  号缓堂,曾入燕鸣诗社、宛社,现为南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南阳文化》杂志执行主编。
编辑/章雪芳  审核/静 玄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148)

每周试玉(142)|嘉宾【郭竞芳 郎晓梅 邵红霞】

《小楼听雨诗刊》2019己亥新春大拜年

盘点 |【小楼听雨诗刊】 2019年(4-6)月专辑目录

【小楼听雨自媒体】三周年庆

第二届【人间要好诗】入围作品公告

刘雄近作选 | 蜗角牛毛任陆离,北窗坦腹我何知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 叶嘉莹 周退密  杨逸明  林岫   

郑欣淼  寇梦碧 曹长河 周笃文 李树喜  范诗银

赵仁珪  王蛰堪 熊东遨 叶元章 魏新河 赵京战

楼立剑 熊盛元 钟振振 刘征  吴祖刚  蔡世平

王翼奇 尚佐文 林峰 杨金亭 刘庆霖 田遨 星汉 

陈仁德 安全东 林从龙 邓世广 周啸天 王亚平

王海娜  苏小隐 郑力 蒋世鸿  陈良  李文朝

崔广礼 谭伟媛 殊同 喻蘅  刘郎 雷海基  梅庐

郭定乾  谢莹  李昊宸  杨子怡  李荣聪   刘川

方益洪 丁欣  王志伟  曼珠  苏俊卿  马星慧  

凌钺一 苏王曦 朱汝略 杨启东 高先仿 沈家庄   

无名 叶文范 孟云水 李海霞 三江有月 苕溪客

潘乐乐 崔杏花 郭顺敏 凌大鑫 范东学 张桂兴  

西风钱塘   严野夫  周达  哈声礼  叶向东   

巴晓芳  李国军   张家安  李国新  冯南钟  

程皎  周戊香 席度  陈琳藩  秦绍遥  苏菲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杨敏 张淑萱

张家安  江合友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王海亮 凡无尘  王政佳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李同振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沈家庄 

冉长春 康福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章旭 杨慧芳

白秀萍 孙延红 毕小板   胡逆风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了凡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郁时威   沈华维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唐定坤

时间鸟 空空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诗词家人 邵红霞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省吾 张梅琴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姚泉名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古求能 烛焰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楚成 

孙寅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李同振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李育林 李梦痴  寒颤星 一粟斋 兰心 梅子卿卿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一苇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潘朝曦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平沙

李宗健 胡社桥   沈沪林  王卓平 四知堂主人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建军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倪卓雅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刘刚  许锦星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落日长河 寒剑 蓝青  

北极狼獾 周向东何湛兮德生 杨厚均李秋霞

王善同 赵宝海 寤堂 张比 白衣卿相 李经纶

冯仲平 杨雪窗 钟家仲 郎晓梅 周逢俊 秦凤 

高玉林 周冠钧 高凉 傅震宇 江化冰 马春

楼炳文 刘雄 燕河 何薇薇 王永江 岳连婷

陈海洋 莫雨涵 胡彭 王增强 唐金梅 林丫头

静如 沈鹏云 汪守成 张福有 欧明俊 布文

眉卿 李豪逸 月晓风 赵章武 许东良 于文政 

赵迪生 康永恒 史耀华 黄飞鹏 陈志文 黄有韬

王建强 王跃平 王德珍 于文清 梦白庐 郑虹霓

剑尘 庄子云 龙佩 蔡淑萍 黄志军 梅振才 朱鸿飞

殊熠 

陈永正 钱志熙 丘成桐 黄维樑 蔡厚示 张文胜

李元洛  杨叔子 王玉明 吴硕贤 刘鲁宁 章雪芳

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所有刊出作品文责自负,跟小楼无关,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好看到朋友圈和所在群,您的转发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恩并致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